摘要:苏中附校初高中部召开家长会。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里,
我们暂且停下匆忙的步履,
怀揣着同一个坚定信念,
奔赴一场意义非凡的美好约定。
为促进家校沟通,密切家校联系,
苏中附校初中部、高中部组织各年级家长会。
回顾过往,展望未来
初中部校长孙栋梁老师围绕“让学生看得见的成长”这一主题,对开学以来的德智融合活动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介绍。从别具意义的“开学第一课”,到饱含尊师重道之情的“教师节活动”;从激发学科兴趣的“学科活动”,到活力四射的“苏中小奥运”,再到亲近自然、拓展视野的“户外融合课程”等,无一不让学生在德智融合的良好氛围中,深刻领悟“以德启智,以智养德”的教育精髓。同时,孙校长还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家长,贴心地给出了极具建设性的建议:
初一:养成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初二:营造榜样氛围,应对青春期各类复杂问题
初三:锻炼坚强意志,激励学生为目标不懈努力
孙校长衷心期望初中部的每一位学子,都能在苏中附校这片教育的沃土里,邂逅更加优秀、更加美好的自己。
初中部副校长朱海峰老师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深入阐述了家校携手共同教育所蕴含的深远意义。他强调,教育本就是家校之间一场相互奔赴的美好旅程。学校始终坚守自身的教育要求,通过精彩纷呈的融合课程、丰富多元的学科活动,以及多达 20 余门的艺术课程,充分彰显“让分数成为素养的副产品”这一先进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学部精心安排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推行双师教学,实现优势互补,在培优补弱方面不遗余力,尽心尽责。抓基础、抓习惯、抓规范已然成为学部优秀的常规传统。在全体师生的坚守与努力之下,苏中附校学子凭借优异的成绩,尽情展现出自身的卓越风采。
真诚沟通,全面成长
一班一特色,班班皆风景。在这里,最美妙的旋律,便是家校携手凝聚而成的强大合力所奏响的共鸣之音;在这里,最理想的互动,正是家校紧密合作所达成的高效协作模式。老师们将学生情况、学科要求娓娓道来,家长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每一个细节,彼此的眼眸中闪烁着深深的认同光芒,心中更是涌动着阵阵感动的暖流。
一家一风格,户户有烦恼。老师们悉心倾听家长们的心声,深刻理解他们对孩子寄予的殷切期望。始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密切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教育,绝非教师的独奏曲,而是一场爱与责任交织而成的和谐协奏。孩子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家校双方共同的悉心呵护与培育。
专家引领,赋能助力
高一年级亲子家长会,邀请了苏州中学本部专职主理教师曹㼆文老师作专题指导。曹老师以“初高生活大不同——那些我们容易忽略的‘小肌肉群’”为题,结合高一学生现阶段特点,指出高中各阶段的特征,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内容实在而贴近学生实际。
曹老师指出高中三年应关注以下重要间节点:(1)高一入学:不到百分之二的人能够真正做到游刃有余,大部分人都感觉踉踉跄跄。(2)分班:从九门到六门丢下包袱。原来的优势会不那么有优势。(3)高二上:最忙碌。但最用不上力好像努力不太会有起色。目标:跟着。
高二下:不要指望“准高三”,不要因为开始复习而慌张。(4)高三:11月到寒假结束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疲态比较明显的阶段,学习的成果并不能立刻反映在考试结果上,但过了寒假,建构好知识框架后就会明显提升。
在高中学习期间需要加强赋意能力,保持开放姿态。破除执念,需要认识到没有完美状态,高中是持久战,应包容不同,学会相信。同时还要学会三点:学习临时抱佛脚(提高躺平基准线);学会转化功利与本质学习;学会关注认知地图和不熟练题型。
高二年级家长会邀请了苏州大学屠文静老师,她是苏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专职教师、国级二心理咨询师。屠老师的讲座题为“赋能助力,为梦护航”。
屠老师指出高二学生现阶段的特点:容易出现动荡及迷茫、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偏科现象严重。指出家长的用力方向:更新对高考的认识,了解高二孩子的特点,保持稳定情绪,提升情绪的承接能力和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力。
屠老师还指出高二学生的能量来源:期望被看见他们的情感世界,获得成就感的机会,被尊重、被倾听、被温暖。据此,建议家长们管理好干扰因素:柔化关系,深度联结,禁忌点;善于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找到网络管理诀窍;寻求专业支持。
高三年级则召开小组式家长会。两个班级分批次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充分沟通,明确了孩子现阶段问题及家校努力方向。
总之,苏中附校初中部、高中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各年级家长会,有专家指导,有学校分享,有家长分享,有家校深度沟通。
家校沟通宛如一座坚固的桥梁,稳稳地承载着信息的顺畅交流、情感的真挚共鸣以及智慧的激烈碰撞。在持续不断的探索历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爱与责任的双向奔赴。让我们家校齐心,共同翘首以盼教育之花绚烂盛开的那璀璨一刻。
文案:张鹏鸣、顾艳
图片:王煦妍
美编:王煦妍
审定:苏中附校 校长室
- 上一篇:小伟长,等你来赛!
- 下一篇:户外融合课程 | 大运河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