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社会就是一本打开的语文书!
日期:2020-02-11 09:59:54  浏览量:359


江苏省苏州中学附属苏州湾学校  徐飞


今天,我上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在线上课。

课题是昨晚才定的,虽然之前的课程计划是讲《骆驼祥子》,但昨晚一位好友给学生的信引发了我的思索: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我该上什么?

有件事引起我的警觉:学生寒假结束,各项作业基本收齐,唯独“共抗疫情,守护生命”作品评选,却有十多位同学未参加。很可能是这些同学觉得这项作业可有可无,非必须完成。

我得赶紧补上一节课,一节关乎生命关怀、关乎公民意识的语文课。

昨晚与顾艳聊了下,又上网搜索了资料,理了个框架,等课件做好,已凌晨一点二十了。

其实,我很享受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忘记时间的感觉。

今早八点半,准时上课。

我先讲了这节课的缘起,——我经常上些跑题的课,或者课上经常跑题。但我知道,学生喜欢。

我想用一节课,上完一本语文书,这本语文书一共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敬畏自然
     第二单元:珍爱生命
     第三单元:直面人性
     第四单元:文化反思
     第五单元:家国情怀
     第六单元:独立思考

 

第一单元:敬畏自然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因颗粒像一顶帝王皇冠而得名。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团队发文称,在云南发现一群SARS样冠状病毒的中华菊头蝠,通过测序继续比对,发现该SARS样冠状病毒与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具有高度同源性。

中国人爱吃野味,在全世界都是出名的。我先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说起,它是口腹之欲和暴利交织的新冠病毒源头。呈现了一幅地图,整理地形资料后让学生明白:虽然武汉周边不是荒无人烟的史前森林,但天然森林面积和人工绿化的合体覆盖已经达到40%之多,加之不像北方地带冰冷、略带南方的温热气息,更让这片天然氧吧成为了野生动物聚集地。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不管是可怕的病毒,还是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都比人类有着更漫长的历史和更坚韧的生命。在地球上,人类从来不是唯一的王者,只是生命进化链上渺小的一环。我们不能狂妄自大,否则就会得到生命链条上其他物种的报复与惩罚。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太阳系只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一百多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

其实,我们古人对自然一直心怀敬畏之心,很多民族都将动物当作自己民族的图腾来敬祭。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我告诉孩子们:“敬畏自然”已成为一门伦理学。在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中,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必须成为一种共识,一种品格,成为一种绝不可遗忘的集体记忆 。

 

第二单元:珍爱生命

我出示了昨晚查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最新数据:确诊37290例,疑似28942例,死亡813例,治愈2949例。

(图片来自网络)

我告诉孩子们,不要只关注数据,更要看到数据背后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我给他们看了王开岭《打捞悲剧中的“个”》的选段:

 

打捞悲剧中的“个”

王开岭

   犹太裔汉学家舒衡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博物馆的光照之外》一文中认为,今天常说纳粹杀了六百万犹太人,日本兵在南京杀了三十万人,实际上以数字和术语的方式把大屠杀给抽象化了。他说:“抽象是记忆最疯狂的敌人。它杀死记忆,因为抽象鼓吹拉开距离并且常常赞许淡漠。而我们必须提醒自己牢记在心的是:大屠杀意味着的不是六百万这个数字,而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只有这样,大屠杀的意义才是可以理解的。” 

    ……

同样,叙述灾难和悲剧,也必须降落到实体和细节上,才有丰满的血肉,才有惊心动魄的痛感和震撼,它方不失为一个真正的悲剧,悲剧的人性和价值才不致白白流失。

一百年前的“泰坦尼克”海难,在世人眼里之所以触目惊心,是因为《冰海沉船》和《泰坦尼克》两部电影让人们触摸到了那些长眠于海底的“个”,从集体遗容中打捞起了一张张鲜活的生命面孔 ;美国华盛顿的“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在设计上注重了“个”的清晰,费尽心机搜录了大量个体遇难者的信息,让你可以进入到他们的生涯故事中去体验那些欢笑和泪水、安乐和恐怖、幸福和屈辱……

重视那不幸人群中的“个”,爱护生也爱护死,严肃对待世上的每一份痛苦,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它教会我们一种打量生活、对待同胞、判断事物的方法和价值观,这是我们认知生命的起点,也是一个生命对另一生命的最正常态度。在世界眼里,我们也是一个“个”,忽视了这个“个”,也就丧失了对人和生命最深沉的感受。        

 

我还给孩子们看了武汉一位当地人微博中的一段文字:

一开始,街上突然有人走着走着倒下去,市民们疯转着各类倒地的视频,我也觉得玄幻不信。

后来,看见医院的视频里,有倒下的人,我们将信将疑。

直到昨夜,一名律师的镜头下,医院的大厅里,有一个坐着死去的人,我无法告诉你们,我怎样看到了他。

他坐在那里,已经死了,连数字都不是。旁边全是密密麻麻的人,等待着命运给一个获得盒子的机会。

律师还说,有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举着吊瓶坐在医院外的寒风中,支个杆子输液,他哭着说曾经和家人吃过饭,和朋友打过牌,如果自己中了,那他们该怎么办。

(图片文字来自网络)

引导孩子们思索,如果这些数据中哪怕只有一个数字是与你相关的,或你的亲人或你的好友,那么你再读这个数字时,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推荐了两部电影《流感》和《传染病》,这两部电影让你对灾难现难有更深切的感受。

当然,我也忍不住发了牢骚:在灾难来临时,官员何为?我从正面引导,重点讲了四川省和海南省两位“医学博士省长”的科学防护举措和积极成效。

我说:孩子们,将来或许你也会成为一位官员,当灾难降临时,希望你足够重视,以人民为重,以生命为重!

 

第三单元:直面人性

面对疫情之下医疗用品的短缺,有人高价回收二手口罩,奸商小作坊生产黑心假口罩,有的淘宝商家随便上架个写着“武汉爱心捐款”的商品,一天牟利800多万。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不要指责这些人,看看我们身边。很多人嘴上高喊着“武汉加油!”但只要一碰到身边有武汉人,就立马变脸,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出现“悬赏”、驱逐武汉人的闹剧。

但也这样的人:穿着防护服和尿不湿与病魔斗争的一线医生,丢下父母、爱人和孩子悄悄报名驰援武汉的救援队员,把五吨蔬菜免费从河南逆行运到湖北火神山医院工地的退伍军人……

疫情就是一面镜子。你会看到正直、坚强、无畏、忠诚和爱,也会看到恐惧、忧愁、沮丧、孤独和焦虑。这就是全部的人性。

请记住:

什么是精致利己,什么是以身许国;

什么是推波助澜,什么是力挽狂澜;

什么是见利忘义,什么是公而忘私;

什么是趁机而逃,什么是逆向而行。

 

第四单元:文化反思

在近期铺天盖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报道中,小强同学被其中几则新闻深深打动了:日本两批捐赠物资上分别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古汉语的优美浪漫与不同文化的相互哺养,在今天依旧散发光芒。感动之余,小强不禁翻阅家中的文化典籍,想从那些古人的文字中采撷出一句富含“人类命运共同体”内蕴的句子,并与他的家人朋友分享。

小强在搜索关于疫情的报道时发现,总有一些句子,让人过目难忘。正如钟南山院士含泪所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媒体纷纷报道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捐赠口罩的市民被问及姓氏时简单一句“免贵,中国人”……请你帮小强再摘录两三句让人感动的句子。

【注】出自《绣袈裟衣缘》,不同山川疆域,共享清风明月。唐代中日佛教交往密切,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千件袈裟,在袈裟边缘绣上此诗,鉴真和尚深为感动,东渡弘扬佛法。出自《诗经·秦风·无衣》,怎能说没有战衣,愿与你共穿战袍。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材料是顾艳老师提供的,是我们学校“学科融合背景下‘新冠病毒’认知及应对”微课题研究方案中的一个小任务。

我让孩子们比较“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与“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表达上区别,从而体会一种文化之美,古汉语之美。

同时,引导孩子们思索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反哺的现象。

 

第五单元:家国情怀

2003年,抗击“非典”,我们记住了他的名字——钟南山。

17年后,担任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在抗击新冠病毒的一线忙碌。这一年,他84岁。

我们记住了他的哽咽、他的眼泪,记住了他的那句:“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有国士,天下无双!

(图片来自网络)

疫情当前,钟南山成为全民英雄。但我认为,还有一类人也是英雄。他们是恪尽职守、心有大爱的普通人。你我他,都可以成为英雄。

我让孩子们现场看了白岩松、水均益等人朗诵的《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视频。

 

看着看着,我禁不住泪湿眼眶。

我一度哽咽,我相信电脑前的孩子也能感受到我的心情。

是的,我们国家的确有种种不如意,有些官员不作为、乱作为,有些机构形同虚设,有些制度有待完善。湖北红十字会、武汉红十字会与韩红的团队相比,让人无语;还有一问三不知的唐主任们、被封封锁或删帖的信息……但是,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国家,她虽然不够完美,但作为她的儿女更需用自己的行动让她变得强盛和文明。做一个建设者,远比做一个破坏者来得更难,也更有价值!

孩子,希望你记住:

今天社会为你遮风挡雨,

明天你为国家撑起蓝天!

 

第六单元:独立思考

常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这句话我信。一个人没有信仰,并不是他什么都不相信,而是变得随便什么都相信,并且相信得彻底而固执。

新冠病毒感染初期,有8位武汉市民被称为“造谣者”,被武汉警方约谈调查。而随着疫情愈演愈烈,事情又有了反转:专家发声,说8人是可敬的,可以给他们很高的评价,最高人民法院为武汉8名“造谣者”正名。

当我们事后在指责武汉警方、指责新闻播报时,有没有想过,当初我们也曾四处播报这样的新闻?集体轻信是长期无脑教育和社会无理性的结果。罗素说:“人是轻信的动物,人必须相信一些什么。在没有好的理由可以相信的时候,人便满足于相信糟糕的理由。”

正如当下,李文亮医生已成为全民推崇的英雄式的人物,被称为此次疫情的“吹哨人”。是的,我承认李文亮医生是值得敬佩的,但是他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做预警,为这一小群人点亮,让他们注意防范。因此他的本意并非是为整个国家和人民去这样点亮,他没有为全民预警的思想,因为他也知道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因为这种疫情消息,个人是不能发布的,所以他一再的告诫大家不要外传。同时他也没有通过自己的渠道向医院领导反映,这受限于他所处的环境,他所在的医院在接到这么多例不寻常的传染病后也没有向上反映。

当然,我也能理解大家为什么如此支持李文亮医生,因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

   其实最先发现不对劲的医生是张继先,她发现以后就赶紧上报,因此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12月26日,张继先接诊时发现有不明病毒引起的肺炎患者,感到蹊跷

  12月27日,张继先向主管院长汇报,医院当即向江汉区疾控中心汇报

  12月28日、29日,又增加了4名症状相同的病人,而且全部来自华南海鲜市场。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又向医院进行了报告。

  12月29下午,医院研究决定直接向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报告。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接到报告后快速反应,指示武汉市疾控中心等开始流行病学调查

  12月30日,武汉市卫健委就发了一个内部通报。

  12月31日,武汉卫健委正式(也是首次)对外发布:武汉地区发现了病毒性肺炎,患者已隔离治疗,并指出该病毒性肺炎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

1个预警者就是张继先,她立大功了。2月6日,湖北省人社厅和省卫健委发布表彰决定,给予张继先同志记大功奖励。

其实,关于“吹哨人”之争,我主要是想从思辨的角度来挖掘这件事的语文价值。你或许有不同的意见。我完全同意,只要你拥有独立思考的姿态。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在一首诗中曾这样写道:“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孩子们,做我的“诤友”,有独立人格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知己。

六个单元上完了,我想到的单元主题还有科学精神、公民意识、规则完善……但有些是你们暂时不需要理解或许也无法理解的东西,我就删去了。

但我希望你们思考:

在这场战“疫”中,我在哪?

比如,“戴口罩”“勤洗手”,虽然是细微之事,但祸患起于忽微。护防自己,提醒家人防护,也是对社会的积极贡献。

比如,随时关注疫情发展态势,用作品传递爱与勇气。

比如,……

可以足不出户,

不可闭目塞听。

整个世界,

都与你息息相关。

你的样子,

就是世界的样子。

 

最后,我留了十分钟给孩子们,让他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与启发。

欧惠文第一个发言,她说我们应区别“病毒”与“武汉人”,我们要防的是“病毒”而不是“武汉人”。

更多的同学在讨论区留言,如——

陈乐兮:

有人说,终于到了待在家里就能作贡献的时刻。但事实是,在疫情当头的当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待在家里就能够叫作作出贡献,那只能叫作安守本分。其实,即便是待在家里,也可以通过可靠的渠道,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成为“逆行者”们的坚强后盾。PS:啸天同学,太阳不包括在食物链里

魏一诺:

敬畏自然必须要成为一种决不可遗忘的社会记忆,自然是会反击的,我们要记住生,记住死,疫情反映出来的是人性的自私与险恶,但仍有正直的力挽狂澜的伟大人格,我们关心疫情,保护自己,就是对社会做贡献

很多年后,在人类世界进程的史诗中,必然会有今天的一页。

今天,2月10日,我用一小时和你们读完一本书,有点仓促,只是希望你们记住——

语文,

能让你与整个世界,

与一个真实的我,

结结实实地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