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匡学子的七出戏剧,七场青春的演绎,让五月更浪漫。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并非什么永远存在
和固定不变的东西,
而是在晚上的那短短的
几个钟头里不断生长、
不断发生着的东西。
——列夫·托尔斯泰
苏中附校高中部第三届戏剧节,
七出大戏,自编自导自演,
演绎百态人生,
触摸人性深处,
叩问存在本身。
青春登场,本色出演,
小匡班的学子们让五月更浪漫。
《家》
演出班级:高一(1)班
“家?还是枷?”
小说,是引起想象的艺术,
而戏剧是引起感觉的艺术。
高一1班,重构了巴金笔下的经典片段,
一戏一别离,一生一悲喜。
觉慧无尽搏斗的勇气,
觉民在灰暗与光明间的游弋,
觉新在枷锁下所受的规训。
角色种种,
高家的故事已剧终,
高一1班同学的戏剧舞台余音无限......
《莫失莫忘》
演出班级:高一(2)班
依旧是石黑一雄拿手的“不可靠叙述者”叙事,
带领读者与主人公剥开真实的故事。
跟随凯西、汤米、露丝,
用孩童成长的视角,
讲述为人类提供器官而存在的克隆人,
生存环境里的冷酷世界,
以及他们的成长变化。
所有曾经的美好回忆都在说
“Never let me go.”
《教父》
演出班级:高一(3)班
衣冠楚楚才能气场全开,
黑色西装,白衬衫,看不全的侧脸,
只剩下冷静与深思。
随之戏剧以一场谈判开始,
迈克尔的内心挣扎与转变,
演绎了一个关于父亲、兄弟
与背叛的深刻故事。
《死亡诗社》
演出班级:高一(4)班
青春、梦想、自由、独立、个性......
对传统教育体制和社会文化束缚的反思,
基汀老师让学生们看到另一种可能,
他充满创新的教学让“人机化”的学生
开始尝试独立思考。
如果教育的意义只是让我们成为名家的复读机,
如果孩子们的心声不被倾听,
那么自由的思想终将死亡。
尼尔绝不是个例,
他是千万个以身殉道高喊自由的缩影。
“Oh,captain!My captain!”
《谁杀死了知更鸟?》
演出班级:高二(1)班
正午时分,陪审席上,红木席台高耸;
爱人鸽子,刽子手云雀,原告被告落座。
云雀的法官槌,庄严落下;
知更鸟的坟墓,鲜血遍地。
正义?真相?
在这场状告中谁才是凶手?
法庭的钟声已然敲响三下,
各位观众请尽快人席,鸟儿法庭之中,
一场精彩的审判即将拉开帷幕……
《刀锋》
演出班级:高二(2)班
当呼啸的子弹带走战友的生命,
拉里的世界瞬间崩塌。
他毅然抛开众人眼中安稳的生活,
踏上了寻找自我与真理的流浪之路。
他像个固执的孩子,执着地追问生命的真谛,
这段孤独又未知的旅途,
爱情曾给他温暖,也带来撕心裂肺的痛苦;
友情曾伸出援手,也在现实面前摇摇欲坠。
他见过最自私的人性与陌生人的善意,
他对人性的复杂与美好有了更深的理解。
高二2班将毛姆的经典小说《刀锋——
改编为一出精彩的话剧,
这是全科阅读的生动注脚。
《覆斗书场》
演出班级:高二(3)班
“覆斗书场,
第一回,书开正传
给您讲一个,关于豫剧,关于追求,
关于坚守,关于传承的故事。”
“书说至此
故事,不只是故事。”
戏剧展开的背景是朱红的配色,
方正的造型,简约但有视觉冲击力。
我们在人群中一眼看到李铭旦,
那个戏在心中,
戏比天大的“白月光”。
颁奖时刻
最佳男主角:高一4班孙鹤轩、 高二3班袁志鹏
最佳女主角:高一2班蔡沈妤、高二2班张家睿
二等奖:高一2班《莫失莫忘》、高一3班《教父》
高一4班《死亡诗社》、高二1班《谁杀死了知更鸟?》
一等奖:高一1班《家》、高二2班《刀锋》
特等奖:高二3班 《覆斗书场》
经典的剧本藏着锋利的思想棱角,
动情的演绎闪烁着少年少女的星光。
舞台的缝隙中漏出的,
是晚间排练未熄灭的灯光,
是后台候场时急促的呼吸,
是谢幕瞬间来不及擦的汗水,
是十几岁独有的,
鲜活又炽烈的生命表达。
高中部第三届戏剧节结束,
但戏剧永不散场,
青春永不散场!
文字:庄禹欣
摄影:王煦妍
摄像:张志超
美编:王煦妍
审定:苏中附校 校长室
- 上一篇:小伟长的六出大戏,让五月更缤纷
- 下一篇:小匡班新一届“歌王”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