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附校|普法教育,我们这样开展
日期:2025-03-19 08:31:05  浏览量:99

摘要:苏中附校初一年级模拟法庭活动如期举行。

 

“现在开庭!”法槌清脆的敲击声下,一场由初一年级学生演绎的“持刀抢劫案”模拟法庭庄严开庭。审判长目光如炬,公诉人义正辞严,辩护人据理力争……这不是影视片段,而是一次直击心灵的法治教育。

  

情景再现·欲望的深渊

通宵一夜网费耗尽,

他攥紧口袋里的刀,

  藏在学校旁的小巷……

 

这一幕源于真实案件的情景再现,还原了沉迷网游的少年因无钱消费而持刀抢劫同学的犯罪事实。台上同学们的生动演绎,使台下观众们屏息凝神。"一念之差,万劫不复。" 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庭审现场·正义的回响

 

"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持刀威胁他人并劫取财物,已构成抢劫罪!"模拟法庭上,"公诉人"铿锵有力地宣读起诉书,"辩护人"据理力争,法庭辩论火药味十足。从庭前准备到合议宣判,同学们完整还原了庭审程序,更深刻理解了《刑法》对抢劫罪的严正立场。

 

普法讲座·网络的规则

 

此次活动还特邀吴江区人民检察院蒋璇检察官为同学们带来普法讲座。

 

讲座伊始,蒋检察官以“网络安全”为切口,引领我们思考网络世界的秩序与自由。正如现实中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条文,网络世界同样有着不可逾越的边界。在这里,每一个点击、每一次分享,都可能成为影响深远的抉择。

 

蒋检察官深入剖析了网络犯罪的种种形态——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从盗窃虚拟财产到敲诈勒索,每一起案件都触目惊心,提醒着我们网络并非法外之地。那些看似遥远的法律条文,实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权益与安全。

 

随后,蒋检察官分享了一系列自我保护的“武林秘籍”:不轻易展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陌生网友,不轻易放松警惕……“武林秘籍”是我们遨游网络海洋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安全航行。

 

image.png

image.png

讲座最后的问答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蒋检察官耐心解答。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收获了新的启发。

image.png

image.png

 


学生如是说

 

在模拟法庭上,我扮演的角色是被告人妈妈,我上场时手心里全是汗。看着"法官"严肃的表情,听着"公诉人"一条条列举着被告人的"罪行",我忽然意识到,原来违法带来的后果这么严重。

 

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但这次活动让我明白,守法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不闯红灯、不欺负同学、不沉迷网络游戏,这些都是守法的表现。

 

作为青少年,我们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只有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次模拟法庭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懂得了守法的真正意义。

——初一年级 江锦汐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现在我的梦想又增加了一个,那就是当一名公正严明的法官。在学校组织的模拟法庭活动中,我有幸担任法官,这让我真切体会到了法律的神圣与庄严。

 

当穿上法袍,敲响法槌,我仿佛真的肩负起了维护公平正义的重任。审理案件时,原告、被告的陈述,证人的证词,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需要我仔细甄别、权衡。我深刻意识到,法官的每一个判断都关乎当事人的权益,容不得丝毫马虎。

 

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意识到校园霸凌的残酷,也让我明白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就像一颗法治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激励我未来更加深入地学习法律知识,也希望未来能真正成为法律的践行者,守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初一年级 张锦洋

 

在本次活动中,我扮演了自行车摊老板(证人),在情景剧和模拟法庭中均有出演。我作为周方抢劫案的第一目击者,深刻感受到了霸凌的可怕性与法律的重要性。我认为法律永远是最强大的武器,周方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未成年的情况下依然被判2年有期徒刑与1000元罚金。他正值青春年华,却因为没有法律意识和对网络游戏的沉迷,而毁了自己的前途。总的来说,我们应该:知法,懂法,不犯法。这样我们才能迎来光明的未来!

——初一年级 万里

 

今天参加的网络安全普法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通过真实案例,我了解到网络诈骗、信息泄露可能就藏在一条陌生链接或免费WiFi里。讲座中提到的《网络安全法》让我明白,未成年人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不传播谣言、不参与网络暴力的责任。老师用"游戏皮肤诈骗"和"社交账号盗用"的案例提醒我们:任何要求转账、索要验证码的行为都要立即警惕。

 

最触动我的是"数字足迹永不消失"这句话,这让我意识到每次网络发言都应三思。作为初中生,我们不仅要学会设置复杂密码、识别钓鱼网站,更要成为家庭中的"网络安全小卫士"。今后我会定期清理网络痕迹,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求助家长或老师,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数字权益。网络世界需要规则守护,而守法就是我们最好的"防火墙"。

——初一年级 姚天辰

 

听完这次意义非凡的普法讲座,我深受触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讲座里,一名学生因出借银行卡给他人用于违法资金交易,最终涉嫌犯罪被警察逮捕。这一案例如同一记警钟,在我耳边声声作响。

 

身为青少年,我们必须明确违法界限,生活中像随意传播他人隐私、出借个人重要物品等看似平常的行为,实则都可能违法。在日常学习生活里,面对诱惑要坚定拒绝,保管好个人物品和信息,时刻以法律约束自身行为。倘若发现身边同学有参与违法犯罪的迹象,要及时劝阻,必要时告知老师家长。这次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法律不仅是行为准则,更是保护自己与他人的有力武器 。

——初一年级 吴若菡

 

一次演绎,一场庭审,

一堂普法课。

用情景重现案情,

用法庭彰显正义,

用知识筑牢心防。

法律不是束缚,

而是照亮迷途的光。

愿所有少年,

心中有法,行止有度,

在法治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文案:徐泽楷

摄影摄像:张志超

美编:杨政

审定:苏中附校  校长室